0591|榕城论坛|榕城网|福州网|福州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女博士版《致谢》:她用文言写下的“血泪千行”,有个热血结局

[复制链接]

248

主题

248

帖子

78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8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4-26 01:39: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中科院一篇博士论文的致谢部分在网上引发热议,作者与多舛命运抗争的故事感动了网友。
在中南大学,也有一位有着相似经历的博士毕业生。这篇写于 2010 年的博士论文致谢中称,家境贫寒的作者在童年时经历了父亲患病、母亲离家的连续变故,七旬祖母与病重的父亲含辛茹苦养育了她。面对艰难的求学路与数次病危的父亲,她在老师亲友的帮助下一次次脱困。
4 月 23 日,记者联系上了文章的作者,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2006 级钢铁冶金博士刘牡丹。
这篇被她本人称为 " 血泪千行 " 的文章也有了个热血的结局:刘牡丹毕业后进入广东省科学院工作,现在已经是广东省科学院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副所长。
文言文版致谢
记录 " 血泪千行 " 人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首《牡丹之歌》红遍大江南北时,刘牡丹在湖南郴州出生。当时虽然不算富裕,但好在家庭和睦。
变故发生在她的童年时期。" 谁料年不满五,父染肺疾。多方求医,苦无良策。" 刘牡丹告诉记者,父亲得了肺病后一直根治无果,去医院切掉了一半的肺。致谢中称,父亲 " 壮年受折,意气消沉,竟然增加戾气许多。" 之后,她又遭遇了一件对于幼小的她而言 " 天崩地塌 " 的事:母亲抛下一家人,远走他乡重新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自此,刘牡丹跟着病重的父亲与年逾七旬的奶奶一起生活。奶奶为了养育年幼的小孙女,甚至会捡废品补贴家用。" 在我初中的时候,家里是最困难的。" 父亲治病花了很多钱,加上所在单位效益不佳,经常发不出工资,为了凑齐女儿的学费,他会在外做些零工,如卖小吃、做木工等。
从高中到博士,因为足够努力,刘牡丹一直能拿到奖学金;进入大学后,她开始勤工俭学,最多的时候一天除了上课还要打三份工。基本上从本科开始,经济上已经不需要家里人。
刘牡丹说,她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状况,加之自认为算不上特别聪明,于是她在求学道路上异常勤奋。" 我一直有个信念,必须要奋发,才能走出困境。"
致谢:
每临深渊,必得良师益友相助
父亲身体每况愈下,在刘牡丹研二那一年病危," 他在重症病房住了很长一段时间,产生的费用是当时的我所承受不了的。"
危急之际,导师邱冠周拿出一万元、姜涛拿出八千元给她救急;学院副书记陈玉如和老师王迪蓉亲自到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看望她的父亲,拜托主治医生妥善医治;学院的老师、同学们也举行了募捐活动,大家纷纷慷慨解囊……
工作后不久,刘牡丹曾试图将攒下的一万八千元归还给两位导师," 他们都坚决没要。"
在致谢中,刘牡丹还列举了其他帮助过自己的人:在郴州读高中时,有素未谋面的周云江老师为她四处奔走,也有多名老师对她进行了资助;到了中南大学后,有柯朝辉老师引荐她去勤工俭学,减轻家庭负担;同窗及好友在生活与学业上给了很多支持;爱人一直相伴祸福与共…… " 他们精神和经济上给了我极大的支持。"
在博士毕业前夕,刘牡丹的父亲病逝。在她的回忆中,虽然父亲拖着病弱的身体,但凭借强大的意志力将自己养大成人," 柔弱又坚强,平凡也伟大。"
" 言辞激进,待事论人,不免偏颇。" 这是当时刘牡丹对于自己性格的描述,但是这些年来却极少与人发生争执,原因在于 " 诸先生既诸同门默然容让 "。
她一直认为自己足够幸运,因为一路以来都遇到了很好的老师和同窗。" 每临深渊,必得良师益友相助。幸与不幸,孰能言之?"




导师:
致谢体现了文才格局与感恩的诚意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邱冠周是刘牡丹的博士生导师之一,他告诉记者,鉴于当时刘牡丹的状况,她做出大学毕业后继续深造的决定令自己有些吃惊。" 她特别能吃苦。" 在之后的学习中,刘牡丹也展现了惊人的努力与韧性。
邱冠周认为,刘牡丹的致谢并没有单单立足于讲述自身经历,而是花了大量篇幅致敬帮助过自己的人,让人看见文才格局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她感恩的诚意。
栏目主编:秦红 本文作者:潇湘晨报 骆一歌 文字编辑:杨蓉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雍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591|榕城论坛|榕城网|福州网|福州论坛X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