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91|榕城论坛|榕城网|福州网|福州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6氪专访|斯道资本合伙人臧加纶:科技与医疗领域的投资,长期资金才能真正 ...

[复制链接]

654

主题

654

帖子

198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8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17 08:54: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斯道资本这个名字并不为太多人所知悉,用斯道资本亚洲区管理合伙人臧加纶 ( Jarlon Tsang ) 的话来说," 斯道资本只有一个 LP(富达国际),我们以前比较低调,因为我们不筹钱。"
斯道资本(Eight Roads),是富达国际(Fidelity International Ltd.)在亚洲的风险投资分支机构。富达国际于 1979 年起开始进行自有资本投资运作,投资众多上市公司,尤其在全球医疗及科技投资领域形成了庞大的产业资源。其投资案例中包括阿里巴巴、亚信 ( AsiaInfo ) 、药明康德等公司。
36 氪与 Jarlon 聊了聊资本寒冬、港交所改革、生物技术方面的投资策略以及印度市场的布局。


36 氪:资本寒冬目前几乎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共识,不知道斯道资本的感受是怎么样的?
Jarlon:资本寒冬?我们经历了多个衰退、泡沫、经济危机、SARS、甚至包括硅谷的泡沫爆破。中国现在有没有这种情况?有一部分。例如关税的提高带来通胀的问题,利率上扬等等。但如果像你说的寒冬真的来临,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我们有稳定的资金,能为好的公司提供支持。
作为富达国际的自有投资机构,我们的投资重科技技术和管理团队。我们的投资时间线比较长,投资的选择性也比较强:先选好的赛道,好的公司,再选好的管理团队,看正常的估值。估值过高的企业我们也不会投。
36 氪:我看斯道资本在医疗领域布局广泛,可否以此为切入点,举例分享一个长期投资的案例?
Jarlon:德达医疗,这是斯道资本投资的一个心血管医院。这个医院是一个自营投资,我们花了 10 年时间建立这个医院,目前营运了两年。从医院的建筑、病房面积、手术室的设计到病人服务等,医院的每一部分都是我们参与创造出来的。
你看一下中国私人医院的发展,它是以外籍人士为服务对象的诊所开始做起来的: 和睦家、百汇医疗等以门诊为主。之后的发展以牙科、眼科、身体检查等为主,他们的特点是服务人次多,风险低。从过去 5 年开始,不少投资机构开始投稍微复杂一点的私人医院,如骨科、日间手术等。这些投资的特点是,康复周期长,但手术的风险还是比较低。
我们当初的想法是,市场的大环境是很清晰的:医院缺床位,而中国有两大疾病杀手,心血管病和癌症。我们很早就有想法去投资一个心血管医院,而营运优质的私人专科医院是需要勇气的。我们希望以德达作为先锋,比别人更早一步发展这方面的服务。
36 氪:医院的投资逻辑很不一样,斯道资本和其他 VC 机构的差异点主要是在哪里?
Jarlon:医院一开始就有成本,要建医院,也要聘请医生、护士等团队。病人过来就医也需要一个过程建立信任。医院起码要等到 10 - 15 年才可能开始赚钱。但我们是长期资金,可以比较有耐心。有很多第三方的基金,他们都有 3 年、5 年、7 年的期限,必须退出。有些基金投新药虽然说可以跟投,但在基金后期,也不可能跨基金(cross-fund)去投 —— 每个基金的 LP 是不一样的,每个阶段投资的估值都不一样,不同时段的基金之间就会有利益冲突。
我们也有回报的期望,当医院营运起来,它能带来稳定的营收。这是一个很稳健的业务。
36 氪:我们有关注到斯道资本投资的几家新药企业也已经在港交所排队等着上市。同样是高风险的长期投资,港交所的改革,对于资本来说主要是退出机制的重大变化。您认同这样的说法吗?
Jarlon:从公开市场角度来看,现在是香港,以前是美国的纳斯达克 / 纽交所,未来几年可能上海、深圳…对我们来说,公司需要募集资金的时候,IPO 只是一个融资的方法。对管理层、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个退出的途径,也是一个让公司有新的估值的机会,但我们不会因为一个可能有、可能没有的退出机会而投一个早期的公司。
事实上,我们 1996 年就开始投资医疗项目,当时的我们也没有预料到今天香港市场的开放。
长期来看,香港的新条例会推动生物科技的发展。香港的开放对于中国医疗,尤其是新药的发展会是一个很大的帮助。生物科技传统上是以美国为主的市场,让亚洲区的投资人了解这个领域是好事。同时也让机构投资者、散户去了解生物科技。
36 氪:您正好说到 90 年代在生物科技领域的投资,药明康德是其中一个成功的案例,可以分享一下吗?
Jarlon:药明康德是我们很早期的投资。当时我们的想法是,药明康德切入的业务领域非常重要,以后的发展空间很大。无论药业、新药研发,还是科研、制造等,都需要找一个公司能够服务他们
从中,你可以看到我们的策略:找到一个行业的赛道,一个在市场上真正有需求的方向,从中再找出一个很好的经营理念,发现其中的科技创新,再找出能解决这些市场痛点的公司。
你可以有最好的想法,但必须有一个很好的管理团队,把想法付诸实践。有些创业者是梦想家,有想法但执行力有限。李革(药明康德创始人)、Jack Ma、Joe Cai 等等,他们不只有远见,他们也有很强的执行能力。
36 氪:另外,关于印度市场的一个问题。斯道资本在印度至少投资了 31 个公司,其中医疗健康领域的比例非常高。是否可以在此基础上做一些分享?
Jarlon:事实上,我们 10 年前已经有团队在印度了。印度我们已经差不多第三个基金了,最近也扩充到东南亚。
斯道资本在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基金,我们过去 12 个月在中国成立了 2.5 亿美元的医疗基金、2.75 亿美元的中国科技消费基金、2.5 亿美元的日本基金、4 亿美元的印度基金、3 亿美元的欧洲基金。在美国也有 3 到 4 亿美元。也就是说,在过去 12 个月,我们成立了超过 10 亿美元的基金。
另外,我们也帮助印度的公司找中国的投资者。同样,我们也帮中国的公司找海外的投资者、客户、甚至开拓市场。这是我们提供的增值服务。如果你是好的公司,找资金是比较简单的,重要的是找到一个全球的伙伴可以帮助公司发展。还有,它要有耐心,能一步一步的陪伴公司走下去。
36 氪:最后一个问题,想请您分享一下斯道资本这些年 " 错过 " 的公司案例。
Jarlon:我们看过快的、mobike 的,我们感觉估值太高了。同时,我们对它们的业务也有顾虑。
投进去的钱很多,概念也很好,但最后要赚钱可能很难。这些公司需要烧钱才可以成为市场的领导。诸如 Mobike 和 ofo,我们不能确认他们的业务模式 —— 它们的收入模式是以财务为主,长期以来是不是可行?
我们看重的,是公司能够自立,能自己成长成一个好公司。大环境可能对它有利,资本也支持它,但是有更多的竞争的情况下,它是否能站得住脚?
我们不是追风的投资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591|榕城论坛|榕城网|福州网|福州论坛X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