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91|榕城论坛|榕城网|福州网|福州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宋丹丹隐藏23年的女儿被曝光:巴图,你输了!

[复制链接]

284

主题

284

帖子

88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8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9-25 08:16: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 | 夏天
来源 | 女儿派(ID:nverpai)


看见赵婷的第一眼,我就被吸引住了。


她是第 77 届威尼斯电影节上最受瞩目的一匹 " 黑马 "。
她是本届最佳影片金狮奖《无依之地》的导演,是第一位斩获此奖项的中国女导演,是继侯孝贤、张艺谋、蔡明亮、李安、贾樟柯之后,第六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导演。


她的实力一鸣惊人,锐不可挡!
但她的另一个身份,更令人惊讶。
她是赵玉吉和前妻所生的女儿,她是宋丹丹的继女。
网友们不禁感叹:
" 有这样一位在演艺界举足轻重的艺术家妈妈,怪不得如此优秀。"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赵婷 14 岁就去伦敦的寄宿学校上学,大学毕业后也没有回国发展。
直到 2017 年,她的第二部作品《骑士》在第 70 届戛纳电影节上的导演双周单元放映,震撼全场,好莱坞的很多人都开始打听 "who is Zhao?"
宋丹丹转发微博感慨道:
" 梦一样的就是大人了 …… 什么时候回来导一部我跟巴图都能参演的电影?"


几个月后,赵婷获得了美国电影独立精神奖四项提名,并被授予表彰当年杰出女导演的邦妮奖。
宋丹丹激动地在微博公开为女儿呐喊助威:
" 我们的宝贝女儿,一个中国女孩,在别人的强大的领地上独自闯荡且获得如此成就,我太激动太高兴了 ……"
而此时,赵婷是宋丹丹女儿的事实才被众人周知。


想想真是不可思议。
宋丹丹为了儿子巴图在演艺圈能顺利扎根,用尽了办法也没能如愿。
而女儿却不声不响地成了一颗闪耀全球的星。
同一家庭里的一儿一女,差别怎么这么大?


宋丹丹与赵玉吉的结合就是现实版的《家有儿女》。
虽然是重组家庭,却其乐融融。


她与继女的关系就像朋友一样随意自在。
记得她曾在杨澜的采访中说自己与继女关系不错的原因:
"DNA 太重要了,我们是不会去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的,但当时我没有安全感。
我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人娶了我,我害怕他不爱我,我只能赶紧下手去爱他的孩子。"


这份忐忑,让宋丹丹对赵婷爱得很小心。
14 岁时,赵婷想要离开家,远去伦敦读书。
一年 30 万的学费,宋丹丹几乎是拿出了自己全部的积蓄去支持她。
18 岁时,赵婷想去洛杉矶读书,父母又把她送去洛杉矶。
她成绩差的时候,就像一个野孩子,整天只会画一些奇怪的日本漫画,看美国电影,写同人小说。
宋丹丹不敢过分地约束她,只好任由她去。
却没想到,这种带有距离感的尊重反而成就了赵婷。


她自己为自己选学校,随心所欲地去感受自己想要的各种体验。
她在纽约当酒吧服务员,在洛杉矶踏着滑板去上学,在南达科他州的松岭印第安人保留地拍电影,在荒山野岭里找演员。
她甚至在所有同学都忙着拍电影的时候,又跑去一个没人去的地方,去思考,去挑战。
她自由散漫,她特立独行,她永远都是一副我行我素,很有主见的样子。
就像她自己说得那样:
" 我只是不想舒服,我不太确定是什么激励着我,或者是让我在早上起床。"


曾在一本书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话:
一个真实的自我可以让人有效地应对真实的世界,从而完整地把握世界。
赵婷对自己内心的绝对追随,使她可以不带任何滤镜或面纱的观察和思考。
她的野性,她的独立,使她拍出了强大、真实而震撼的美国电影。
很多人预测,她很有可能会成为第一位提名奥斯卡最佳导演的亚裔女性。
英国著名教育家赫伯特 . 斯宾塞曾说过:
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教会孩子怎样去选择,选择什么样的方法,什么样的专业,发展哪部分爱好,放弃哪些爱好。
所有这些选择都必须由孩子做出,只有做他真正选择的事情,遇到困难时他才能去忍耐、去努力。
成功的时候,他才能真正享受到明智选择的喜悦。
赵婷说:
" 我的父母很有趣,他们从未停止让我做真实的自己。"
也许,这就是赵婷跟巴图最大的区别。


宋丹丹对赵婷的爱是尊重的,是放手与成全。
但她对巴图的爱却是霸道的,是控制与越界。


在第二段婚姻失败后,宋丹丹把巴图当作自己唯一的生活信念。
在《向往的生活中》,宋丹丹总是否定巴图,打击巴图。
" 小时候没一次能让我笑着开家长会。"
" 什么都不会干,我生了个废物儿子。"
当着嘉宾和观众的面,宋丹丹疯狂地吐槽和挖苦,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27 岁的他,被妈妈调侃," 表演一个啃脚趾给大家看看 "。


而巴图的反应,也让人不免心疼。
他自始至终都充满了不自信,甚至有时会愤怒,但他不会抗争,没有自我。
宋丹丹不爱巴图吗?
她爱,她比任何人都爱的更深。
在巴图 14 岁时,她为巴图申请到了去英国读书的机会。
但她放心不下,即使自己英文不好,也坚持要陪巴图出国,这一陪就是 5 年。
巴图毕业后,为了帮巴图进入演艺圈,她通过关系让巴图到处客串角色,甚至带着巴图一起上综艺节目。
因为担心巴图与演员们处理不好关系,宋丹丹经常去给演员们送小礼物,还将与巴图年龄相仿的青年演员请到家中。


她非常努力地想要做好一个单亲妈妈,她迫切地希望巴图能够坚强。
只是,当爱到过度的时候,父母往往会忘记,该怎样正确地去爱。
" 我就希望巴图不要怕打击,要习惯打击,打击多了就会坚强。"
宋丹丹心很好,嘴很坏。
她对巴图不是不爱,而是爱得太满,做的太多。
所以,巴图在她眼里始终是个这也做不好,那也不行的孩子。


这让我想起在网上看到的一个高中生的故事。
他的妈妈很爱他,即使他成绩不好,即使他动不动就请假、即使他时不时地不开心。
但无论他怎么折腾,他的妈妈都会选择用关心他、包容他的方式化解一切。
为了知道他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不开心的事,他的妈妈加了半个班同学的微信。
为了让老师多关注他的情绪变化,他的妈妈想方设法地跟老师套近乎。
为了让他不为未来发愁,他的妈妈帮他设计了未来十年的发展方案。
他知道妈妈都是为他好,但他却越来越不开心。
因为妈妈的面面俱到,让他觉得自己毫无价值。
他觉得妈妈从未接纳过他真实的样子。


《让男孩像男孩那样长大》中写道:
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教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依赖别人的看法和观点。
孩子需要活出他们自己的价值感,而这个价值感需要他们自己去创造。
不管是宋丹丹还是那个高中生的妈妈,她们都为孩子做的太多了。
她们嘴上说着让孩子独挡一面,内心却从未给予孩子真正的信任。
养废一个孩子,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为他包办一切。
父母放不下的心,松不开的手,只会让孩子失去独闯和磨练的机会,也失去了自己展翅翱翔的本能。
所以巴图输给姐姐,一点也不意外。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说: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美术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 ……
教育方法不同,孩子的人生也不同。
宋丹丹对赵婷的尊重信任,成就了赵婷的独立,也成就了赵婷的辉煌。
宋丹丹对巴图的紧拽不放,造就了巴图的自卑,也造就了巴图的碌碌无为。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过这样三句话: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
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我们养育孩子的终极目的,就是让孩子脱离我们的怀抱,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锦绣天地。
如果我们一直不舍得撒手,我们的爱就会成为阻碍。
一个无法丢掉拐杖的孩子,永远也奔跑不起来。
只有让孩子成为他自己的主角,他才能为自己的人生自强不息。
教育专家画云博士说:
" 爱孩子和爱其他真爱物件或宠物不同,珍爱的物件或宠物要保留在身边,欣赏爱惜。
可是爱孩子,却是为了有一天让他们离开我们,并时刻为他们的离开做准备。"
确实是!
宋丹丹一儿一女的巨大差别,就是给我们最好的启示:
让孩子做自己,才是我们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只有学会放手,才能惊喜不断。
共勉!
* 注: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 来源:本文系女儿派原创。我家有女儿,有女万事足。百万父母关注的育儿平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591|榕城论坛|榕城网|福州网|福州论坛X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