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91|榕城论坛|榕城网|福州网|福州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潮科技|植入芯片能否改变医疗模式?

[复制链接]

678

主题

678

帖子

203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3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3 14:45: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编者按:本文是 36 氪 " 边界计划 " 的转载内容,来自微信公众号" 思宇医械观察 "(ID: suribot),作者:谷雨;36 氪经授权转载。
前言</b>
" 今天第一次在身体里植入一个芯片(早期版本)。相信这是里程碑的一天,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在自己的身体里植入芯片,以便更好的了解自己。"
文中提到的 " 高科技芯片 " 受到了广泛质疑,热心网友及专业人士指出这种所谓的 " 高科技芯片 " 只是个血糖仪,目前国际上常见的动态血糖仪有四款,分别为:美敦力 MiniMed 系列、德康、雅培瞬感及圣美迪诺。
这款动态血糖仪为单针导管 + 软针设计,是 Airdoc 公司提供的雅培旗下产品——雅培瞬感动态血糖仪的独有特征。结合其朋友圈中的血糖仪包装,专业人士判断李某佩戴、植入的是雅培辅理善瞬感动态血糖仪(Abbott FreeStyle Libre Flash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更有网友表示英国首相特雷莎 · 梅身体上也有相似的产品。


英国首相特雷莎 · 梅大臂上的动态血糖仪
发文有夸大、误导的成分,但是也侧面引发了人们的思考,究竟什么才能称之为植入芯片呢?是否有人真的尝试了在体内植入芯片?而在人体内植入芯片是否可靠、安全,其实用性又有多少?在医疗、监测人体健康的研究进展如何?
一、人体植入芯片的发展历史</b>
从技术上讲,人体芯片是一种利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开发出来的可以植入人体的芯片,里面装有芯片、天线和信息发射装置,对应身体之外不同的接收装置。
人体内植入芯片早已不是什么天马行空的幻想。目前公开的最早植入芯片记录于 1998 年,英国伦敦雷丁大学的布凯文 · 沃维克教授,把一枚芯片植入前臂,并通过计算机跟踪自己位置。2002 年,美国应用数据公司推出了名为 VeriChip 的芯片产品,可通过手持扫描仪扫描芯片读取信息。
2017 年 7 月,美国 Three Square Market 公司的员工 " 集体植入芯片 ",五十多名员工自愿植入芯片。植入完成后,员工们可以利用植入自己身体的芯片完成开门、买零食、解锁电脑和使用复印机等一系列简单任务。


CCTV 财经报道美国 Three Square Market 公司的员工 " 集体植入芯片 "
2015-2017 年底,已有 3500 名瑞典人选择在体内植入芯片,这个比例占到瑞典人口 0.035%,它跟一粒米大小差不多,可以用来付火车票,刷门禁,支付某些印表机和贩卖机费用。
二、人体植入芯片的应用广阔</b>
事实上,存储和传输信息只是第一步,植入芯片未来的功能与应用,还有极为广阔的潜力空间。比如,在芯片中加入传感器,就能让它对人的身体有更多感知,从而提供更多功能。
电子生物工程师布莱恩 · 麦考伊 ( BrianMcEvoy ) 就曾将导航仪设计加入植入式芯片,并将其植入自己的皮肤下,这样只要面朝北方,芯片就会轻微地刺激皮肤,让他清楚方向。
植入芯片甚至加强人体功能,比如人脑辅助记忆。研究人员希望,通过植入芯片刺激大脑,对损坏部分重新编码,从而恢复记忆。如果这一愿望实现,则可能让中风、帕金森症或阿尔茨海默氏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得到缓解。
而在更遥远的未来,植入芯片甚至可能让人类获得前所未有的能力。可植入式芯片与人体的交互,靠的是信号传输和转换。只要对特定细胞进行刺激,就会获得相应的神经信号,并通过神经在大脑与器官之间传递。而植入芯片通过对电刺激,可以调控认得行为和思想,在精神疾病方面有着绝大的应用前景。


人体植入芯片结构图(图片来源:网络)
三、" 生物黑客 ( Biohacker ) " 助推生物芯片发展</b>
提到人体植入芯片,就不得不提 " 生物黑客 ( Biohacker ) ",所谓 " 生物黑客 ( Biohacker ) ",指的是打破常规实验室限制,把生物技术带出实验室、在不同环境下创新发展生物技术的一群人。他们做过很多看起来疯狂的事情,例如在体内植入磁体、在手臂内植入电脑芯片、甚至试图编辑自己的 DNA 等。
" 生物黑客 " 中最具代表性人物当属 Patrick Paumen , 号称 " 全球顶尖生物黑客 "。他在自己的体内植入了共计 14 个器件,9 个 RFID 芯片(感应芯片),功能各不相同,用于记录简单的个人信息、解锁门禁、汽车、手机等,还有温度感应芯片,还有 5 块磁铁。






Patrick Paumen 体内植入芯片及演示
四、应用阻碍及社会伦理问题</b>
虽然植入芯片让人听起来心潮澎湃,但还是有着诸多技术和社会伦理的障碍,短时间内无法被广泛使用。
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谈到,因为获取数据更为容易、准确,可植入设备的趋势已经在逐渐显现,但可植入芯片整体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还存在一些技术缺陷:例如,如何给小如米粒的植入芯片提供能源供应?目前还没有特别高功效、低功耗的产品大范围应用。其次,这类芯片所采集、监测到的数据该如何快速、安全传输?目前主要采用的是 RFID 或 NFC 技术,但若采用更快速可靠的蓝牙、WiFi 等技术,如何控制芯片大小,保证数据安全?还有,目前很多可植入芯片防泼溅但不防水,在植入人体后,植入芯片该如何抵御人体体液的侵蚀?
而植入芯片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是伦理问题。早在 1950 年,大脑专家胡塞 · 戴尔卡多冰曾尝试制作人脑芯片,希望能通过植入芯片刺激人脑,从而改变人的情绪,甚至控制人的躯体行动。
在 2007 年,德国也曾就 " 远程杀人芯片 " 申请专利,并因有悖伦理而被迫终止实验。控制者可以通过远程启动装置,让植入芯片释放毒素。
这些探索听起来令人毛骨悚然,技术的两面性在植入芯片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人体植入芯片虽然已经走进现实,但就目前各国技术现状而言,植入芯片的大规模普及仍然有待时日。而且,就长远来看,更值得注意的是,植入芯片给人类隐私、思想乃至生命安全带来的颠覆性影响,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伦理问题。


电视剧《黑镜》中角色被植入芯片
总结</b>
人体芯片是一种利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开发出来的可以植入人体的芯片,存储和传输信息功能只是植入芯片的初步应用,未来还有极为广阔的潜力空间。比如增强人体感知、治疗精神疾病等。由于其在医疗、安全、经济等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也吸引了不少资源的投入。
但是,这类产品在采集、传输甚至利用医疗健康数据时,如何保证数据安全,如何保护用户隐私,如何做到合理规范,则是一个长远但重要的问题。事实上,这也是其他许多信息科技产品的共同难题。与此相比,将芯片植入人体,或许只是第一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591|榕城论坛|榕城网|福州网|福州论坛X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